確定可調縮孔返修補焊工藝的原則
可調縮孔如何進行返修補焊,原則上應根據缺陷的大小、深淺和分布狀況,分別制訂恰當的返修補焊工藝。
(1)當可調縮孔缺陷的尺寸不大,補焊坡口的數量不多,各補焊坡口之間的距離又比較大時,一般是單個坡口逐一分別進行補焊。
(2)如果可調縮孔一條焊縫上有若干個缺陷存在,并且它們之間的距離又比較近,比如都小于20-30mm時,為了使兩個補焊坡口中間的金屬不致于受到補焊熱循環(應力一應變)過程的不利影響,一般是在 清除這些缺陷時,連同它們之間的金屬全部鏟除掉,使之成為一個較大的補焊坡口,一次完成補焊工作,如圖16 -43所示。
(3)如果可調縮孔缺陷有好幾個,而且各個缺陷的大小、深淺和寬窄都不一樣,但它們的距離都較近。那么,在鏟除缺陷時,仍然是以將缺陷清除干凈為原則,但又不宜過多地鏟除母材金屬。在這種情況下,所開出的補焊坡口,必然是有的地方深,有的地方淺,局部地方坡口寬,局部地方坡口窄。針對這種寬、窄、深、淺不一致的補焊坡口,在返修補焊時,應先補焊深的部位,待補焊到各處的深度都基本一樣時,再一起繼續樸焊完畢,如圖16 - 44所示;或者先補焊 別寬的地方,待補到各處寬度基本一致后,再繼續一道補焊完成,如圖16 - 45所示。
(4)在可調縮孔的環焊縫或大口徑接管的角焊縫中,如果存在較多缺陷,按缺陷部位開鑿補焊坡口,已經占據了整個環形周圍的大部分,如圖16 - 46a所示。如果 這么補焊的話,則各補焊部位焊接應力的大小和分布狀況都不一致、不均勻,勢必造成局部畸型變形和撓曲。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,可將無缺陷的原焊縫也鏟除一部分,使其形成全周型(一整圈)的補焊坡口,如圖16 - 46b所示。在補焊時,先補焊那些坡口較深較寬的部位,待各處坡口的深度和寬度基本一致時,再繼續一道補焊剩余的部分,直至全周補妥。對于可調縮孔的環焊縫,按照上述的原則處理后,便形成了連續的環形補焊坡口。在用手工電弧焊方法先補焊完那些較深較寬的部位后,便可采用埋弧自動焊將剩余部分補焊妥當,這樣,補焊的效率高,焊縫成型也 美觀。
- 上一篇:可調縮孔返修補焊前的準備工作
- 下一篇:均衡式可調縮孔返修補焊后的檢驗

服務熱線: